BBC紀錄片實力打臉“讀書無用”!寒門若再難出貴子,入讀名校的意義是?
時間:2017.08.17
BBC紀錄片實力打臉“讀書無用”!寒門若再難出貴子,入讀名校的意義是?
1964年,格拉那達電視公司拍攝了14個7歲的英國小孩,并且每隔7年拍攝一次,每次拍攝持續七天,從7up,14up...最終以56up作為結尾。

這一系列紀錄片出自導演艾普特之手,中文譯文《人生七年》。
片中采訪的14個小孩來自英國的不同階層,有的來自孤兒院,有的出身上層社會。

歲月蹉跎,50年人生軌跡,這7個孩子,命運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?
7歲時,來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經習慣了每天看《金融報》或《觀察家》,而貧民窟孩子的理想,是能少罰站,少被打,吃飽飯。

50年后,幾個精英家庭的孩子,上了好學校,找到好工作。
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,有一位成為精英,兩個依舊中產。
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,包括他們的后代,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。

導演本打算記錄的是社會階層固化,萬萬沒想到隨著幾十年如一日的拍攝,他無意中嘗試觸及的,是人生。
這7個孩子的人生似乎都不太令人意外,幾乎所有的小孩都維持著他們的階層,中產階級出身的孩子長大后仍然過著較為富裕的生活,而出身較差的孩子最終也止于平庸,艱難度日。

這些人的命運印證了當今社會似乎真的“寒門難出貴子”了...

讓人唏噓:優良的社會資源似乎早已經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盡,從父母輩一直承傳到子女輩。

我們真的要向殘酷現實低頭嗎?
好在紀錄片里,還有一個從小村子里考上了牛津物理學系的Nick。

農家子弟Nick從牛津物理系畢業后,輾轉美國,在美國著名大學擔任教授。

他在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個身材外貌氣質極佳的美國妻子。
Nick的精英晉升成長史,人生的個中轉變,其實不難看出,是從其通過自身努力進入名校(英國牛津大學),才打破看似固有的階層劃分。

似乎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: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?
《精進》一書中談到:
“一個年輕人,進入一所不那么優秀的高校,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,減少自身與環境的沖突,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?!?/p>

世界頂級名校能帶給你接觸更廣泛圈子的機會,人脈的擴張,也是一個人能力與資源的擴張。

往實際點說,名校是你進入優秀企業的敲門磚。
更功利性一些,如果你以賺更多錢為目標,學歷絕對是決定因素之一,在薪資這件事上,國內外都保持了一致。

一張高校文憑,不能確保讓人站上頂峰,卻會讓大多數人免于跌落谷底。

學識影響眼界,眼界決定格局,而格局影響人一生?,F在,家門口的國際幼兒園,招生啦!!!讓你壁咚世界頂級名校Offer。

諾亞舟國際幼教是諾亞舟教育集團的主要業務板塊之一,是集團的學前教育業務品牌,致力于為幼兒提供優質的學前教育服務。
諾亞舟教育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,是優質學位和輔助教育服務商。公司專注于為2-18歲的幼兒及青少年提供優質的學前教育,基礎教育及輔助教育服務。

目前,諾亞舟旗下企業包括文泰教育集團(含中大基礎、元迪教育)、淵博教育集團、小新星教育集團,業務范圍覆蓋(中)高端幼教市場、基礎教育、青少年英語培訓、國際教育交流服務等,服務機構廣泛分布在華南、華東、華中、西南、華北及其他社會經濟比較發達、教育消費水平比較高的地區和城市。
截至目前,有近百所直營幼兒園和中小學校,800多家直營和加盟少兒培訓中心,教職員工4000多人,同時為近35000名在校、在園學生(不含青少年培訓業務的在冊學員)提供各項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。

諾亞舟國際幼教致力于提供優質學位,定位于中高端幼教市場,以大型高尚住宅社區和新區為主要辦學點,側重于選擇大型房地產集團和地方政府作為合作伙伴,實現教育教學管理資源的共享。
諾亞舟國際幼教將加大資源整合力度,通過兼并收購和自建自營兩種戰略增長方式雙管齊下,擴大經營網絡,力爭成為中國幼兒教育直營連鎖第一品牌。